2020年11月25日,平原縣龍門街道軍倉社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進行第二次分紅。記者劉振興攝
黨建亮點舉措
■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構建相對完備的干部人才政策體系,旗幟鮮明選用正派人、實干家、創業者,促進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
■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質量,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十三五”期間,我市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深入實施優秀年輕干部“889”工程和黨政正職“2510”培養儲備計劃,公開選調選聘“80后”優秀年輕干部40名◆扎實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57.89%的行政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行動計劃,全市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3147個,占比39.82%
◆選派四輪共460名市直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選派79名機關干部到基礎薄弱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加強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和功能建設,推動128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下沉黨群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1月11日,記者走進寧津縣寧城街道朝陽社區服務大廳,共產黨員掛牌上崗,提供暖心服務,還開通了“愛心熱線”,做到群眾有困難隨叫隨到,全力打造“尚善先鋒”黨建品牌。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選干部配班子、抓基層打基礎、聚人才強支撐、優考核激活力,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激發黨組織活力
在夏津經濟開發區華夏社區,該社區華夏A網格黨支部書記張予斌熟練地操作電腦監控系統,小區每棟樓每個單元每戶人員情況都能夠了然于胸。像張予斌一樣,目前夏津縣有73名重新選舉任命的網格黨支部書記到崗上任,發揮著“領頭雁”作用。
“十三五”期間,我市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和改進,廣大黨組織發揮了舉旗定向、固本強基、中流砥柱的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各級在防疫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490個,組織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4.9萬余名黨員干部到一線開展志愿服務,全市28萬多名黨員累計捐款2200多萬元。選派600名干部組成120個工作組,開展“四進”攻堅行動。
強化黨員思想教育,把牢正確航向。各級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主題黨日制度,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鞏固主題教育成果。
“十三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研究制定《市委關于加強新時代全市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及農村黨建工作、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等9個配套文件,更好發揮黨的建設在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建設中的統領和保障作用。全面壓實基層黨建責任。落實市委書記牽頭制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整改清單。
我市制定《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及黨政干部隊伍建設、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等9個配套文件,構建相對完備的干部人才政策體系。落實《關于樹立“三嚴三實”干部導向的意見》,旗幟鮮明選用正派人、實干家、創業者。深入實施優秀年輕干部“889”工程和黨政正職“2510”培養儲備計劃,公開選調選聘“80后”優秀年輕干部40名,制定《干部干事創業容錯免責辦法》《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20條意見》等制度文件,促進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
深入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時值隆冬,在陵城區邊臨鎮占地500畝的蔬菜產業園里,大棚內西紅柿長勢良好。這個蔬菜產業園區的建立得益于區域黨建聯合體成立,去年4月,邊臨鎮在鎮域層面成立區域黨建聯合體,鎮上一名副科級干部兼任黨總支書記,3個強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副書記,一舉破解了以前種植規模小、基礎設施不配套,難以形成市場規模的瓶頸。截至目前,陵城區已建成36個區域黨建聯合體,各村莊聯動開展協商議事、抱團處理難事急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由“封閉運行”向“融合共進”轉變。
“十三五”期間,我市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抓深抓實抓細,切實加強新時代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深化農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制定《關于優化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若干措施(試行)》,健全選拔培養、激勵保障、責任落實、監督考核體系。全市公開遴選村黨組織書記378名,提高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質量。實施辦公服務場所規范建設管理。市級財政一次拿出3億元,縣級配套3億元,對全市7903個農村社區(村)辦公服務場所進行規范提升。扎實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57.89%的行政村領辦合作社。實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行動計劃,全市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3147個,占比39.82%。選派四輪共460名市直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選派79名機關干部到基礎薄弱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夯實城市社區黨建,開創城區基層治理新格局。我市加強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和功能建設,37個面積不達標的全部改建擴建,125個面積達標的全部規范提升,推動128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下沉黨群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市、縣依托物業主管部門全部建立物業服務行業黨組織。抓實城中村集體資產改制。市縣增加1600余個編制下沉基層,推動基層的事有人管、有人辦。
創新突破,持續強化人才支撐作用
去年11月15日,根據市直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安排,經資格審查、面談面試,共有10名博士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與市委辦公室、市委統戰部、市政協機關、市發展改革委等10家單位達成工作意向。
“十三五”期間,市委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以實施“人才興德”行動為牽引,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持續推進政策創新、人才集聚、環境優化、工作落實。連續4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我市先后出臺人才政策“黃金30條”“人才改革25條”“鄉村人才振興20條”“大學生引進17條”等政策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2020年制定出臺《關于實施“人才興德”行動、建設新時代區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打造人才政策“黃金30條”升級版。
人才環境不斷優化。我市建成市人才綜合服務中心,深化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建設,推進高層次人才全周期服務流程再造,開通“12345人才服務專線”,發放“德州惠才卡”295張,配備人才服務專員648名。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成立德州市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常態化開展“人才政策進企業”宣講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
□本報記者楊德林本報通訊員李培濤